我國在太空成功驗証第三代半導體资料制作的功率器材
来源:激光焊接 发布时间:2025-02-26 10:09:21新華社上海2月2日電(記者張建鬆、張泉)以碳化硅(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资料是我國制作業轉型升級的驅動要素和重要保証。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讨所獲悉,我國在太空成功驗証了首款國產碳化硅(SiC)功率器材,第三代半導體资料有望牽引我國航天電源升級換代。
據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讨所劉新宇研讨員介紹,功率器材是實現電能變換和操控的中心,被譽為“電力電子系統的心臟”,是最為基礎、應用最為廣泛的器材之一。
隨著硅基功率器材的功能迫临極限,以碳化硅(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资料,以其獨特優勢可滿足空間電源系統高能效、小型化、輕量化需求,對新一代航天技術發展具有极端严重戰略意義。
2024年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讨所劉新宇、湯益丹團隊和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劉彥民團隊一起研发的碳化硅(SiC)載荷系統,搭乘天舟八號貨運飛船飛向太空,開啟了空間站軌道科學試驗之旅。
“本次搭載首要任務是對國產自研、高壓抗輻射的碳化硅(SiC)功率器材進行空間驗証,並在航天電源中進行應用驗証,同時進行綜合輻射效應等科學研讨,逐渐提高我國航天數字電源功率,支撐未來單電源模塊達到千瓦級。”劉新宇說。
通過一個多月的在軌加電試驗,碳化硅(SiC)載荷測試數據正常,成功進行了高壓400V碳化硅(SiC)功率器材在軌試驗與應用驗証,在電源系統中靜態、動態參數均契合預期。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在太空成功驗証第三代半導體资料制作的功率器材,標志著在以“克”為計量的空間載荷需求下,碳化硅(SiC)功率器材有望牽引空間電源系統的升級換代,為未來我國在探月工程、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等領域供给新一代功率器材。
公民網北京2月1日電 (記者喬雪峰)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2025年2月1日(春運第19日,農歷正月初四),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30814萬人次,其间,鐵路客運量1330萬人次,公路人員流動量29096萬人次(高速公路及一般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26439萬人次、公路營業性客運量2657萬人次),水路客運量150萬人次,民航客運量238萬人次。 數據顯示,2025年1月31日(春運第18天,農歷正月初三),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30404萬人次,環比增長3.3%,比2024年同期增長6.8%。…
臘月二十七,在河南省長垣市,下過一場大雪,路面披上了“銀裝”。“搬新家,挂燈籠,迎新年。…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